AI绘画教程 » AI生成图像版权归谁?一文搞懂各大平台规则,避免侵权风险!

AI生成图像版权归谁?一文搞懂各大平台规则,避免侵权风险!

发表于: AI绘画教程. 评论
Sponsor

AI 绘画彻底火出圈啦!无论是设计师、自媒体人,还是普通爱好者,都在沉迷用 AI 生成各种美轮美奂的图像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人头疼:用 AI 生成的图片,版权到底归谁?能不能商用?不小心侵权了怎么办?

别慌!今天小编就帮大家整理了国内外 10 + 主流 AI 平台的版权规则,看完这篇就能明明白白用 AI 搞创作啦!文末还有超实用避坑指南,记得收藏~

一、国内平台

1. DeepSeek(深度求索)

版权归属:用户拥有输入内容的所有权利,输出内容的权利完全归用户所有,可用于个人、学术研究、商业开发等广泛场景。

平台权利:平台可在去标识化前提下,将用户输入/输出内容用于服务优化、统计分析等。

2. 豆包

版权归属:用户上传内容归用户所有,输出内容版权归用户,但平台对用户上传/生成内容享有免费、可转让的使用权(用于模型优化、品牌推广等)。

风险提示:商业用途需自行承担侵权风险。

3. 通义千问(阿里云)

版权归属:输入内容需为原创或获合法授权,输出内容权利归用户。

平台权利:平台可加密处理用户内容用于服务维护和改进。

4. 即梦AI

版权归属:输出内容权益归用户,但输入/输出若包含平台知识产权内容,相应权利仍属平台。

平台权利:用户授予平台对输入/输出内容的免费、全球可转让使用权(含隐私内容)。

5. 可灵AI(快手)

版权归属:输出内容权益归用户,规则与即梦AI类似。

平台权利:平台及关联公司可无偿使用用户输入/输出内容,覆盖快手系及合作平台。

6. 奇域AI

版权归属:未明确输出内容版权,需用户确保输入合法。

风险提示:AI独立生成内容可能不受版权保护,商业用途需融入人类创意并避免侵权。

二、国际平台

1. ChatGPT(OpenAI)

版权归属:用户拥有生成内容的使用权(含商业用途),但OpenAI不主张版权,AI独立生成内容可能因缺乏“人类作者”不受保护。

建议:商业用途需修改完善或进行法律审查,避免模仿他人风格引发争议。

2. Midjourney

版权归属:会员用户(含Pro/Mega计划)拥有生成内容所有权,但放大他人图像需尊重原作者权利。

平台权利:用户授予平台对输入/输出内容的永久、全球免费使用权。

3. Adobe Firefly

版权归属:用户完全拥有生成内容版权,可安全用于商业场景,Adobe不主张所有权并提供知识产权赔偿。

安全性:模型经过训练以避免生成侵权内容。

4. Microsoft Bing

版权归属:用户拥有输入/输出内容所有权,需自行承担侵权纠纷。

平台权利:微软存储内容凭证以标识AI生成属性,禁止用户删除或篡改。

5. Leonardo.Ai

版权归属:付费用户拥有输出内容完整知识产权;免费用户输出内容版权归平台,平台可任意使用。

三、总结与建议

核心原则

多数平台默认用户拥有输出内容版权,但需确保输入素材合法(如非侵权、非隐私)。

平台通常保留对用户内容的使用权(用于服务优化、推广等),部分平台(如豆包、即梦)对隐私内容的使用需谨慎。

商业用途注意事项

优先选择明确授予用户版权的平台(如Adobe Firefly、DeepSeek)。

避免直接使用AI独立生成的内容,建议融入个人创意修改,或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确认版权。

国际平台需注意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版权差异(如美国不保护纯AI生成内容)。

风险规避

不使用他人受版权保护的素材作为输入(如垫图、模仿特定作品)。

涉及人物肖像、品牌元素时,需额外获得授权。

如需具体平台的详细条款,建议查阅官方用户协议或联系平台客服确认。

分享者:K叔丨研森(小红薯)

赞助商链接
赞助商链接
设计达人微信交流社区:shejidaren888
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、QQ群,并关注我们的微博,谢谢支持。
版权:除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,否则禁止转载。

{ 发表评论 }